2023展望:中国药品零售业态升级与分化发表时间:2023-08-15 14:18 零售药店持续扩张 竞争进一步加剧 随着药品零售产业的发展,连锁药店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。 近年来,中国零售药店门店数量持续扩张,头部连锁跑马圈地稳步推进,连锁门店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。2022年全国药店数量的连锁率达到58%,百强连锁市场规模集中度高达55%。 ![]() 随着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,在规模扩张的同时,零售药店也面临着经营成本提升、毛利率下滑的挑战。中康CMH数据显示,药店行业整体的成本在提升,但是日均“人效”“坪效”都在持续走低。这一趋势在头部连锁也有体现,近年来四大上市连锁的销售毛利率整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。 ![]() 客流下滑,也是零售药店面临的重要挑战。疫情三年,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,药店客流呈现持续下滑。值得关注的是,受疫情防控的放开、流感,以及国家明确将定点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等方面的影响,今年以来药店客流呈现阶段性回升。 据中康CMH统计,截至7月全国已有20省市公布试点药店名单,占65%,涉及城市数量达105个,统筹门店数量已达44140家。 中康CMH监测,在武汉、成都、长沙三个城市中,统筹药店对比非统筹药店,以“三高”处方药为例,门店单产都有较明显的抬升。 ![]() 未来,不同类型的药店的发展方向也将有所差异。统筹资质药店将往提升客流、提升销售规模方向发展,而非药高占比药店则将会往提升毛利率,提升客单、提升客流方向发展。 ![]() 对于药店而言,随着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全面推广落地,处方稳步持续外流,谁能有效承接?这是零售面临的机遇,也是对处方承接背后“患者管理,药事服务”能力的考验。未来,除了扩大规模跑马圈地,门诊统筹资质或有望成为获客核心竞争力,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。 健康需求多元 药店行业升级分化 当下,单一渠道已不能满足药品零售行业发展需求,以及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。在健康需求多元的背景下,药店行业开始迈进升级和分化阶段。 作为消费者购药的重要渠道,药店不仅需要满足居民基本药物需求,更需要转型面向市场的多元化、专业化服务方向。截至23年5月,全国药店数量已超过64万,目前零售药店类型分化出几种类型,包括医保定点药店、门诊统筹药店、双通道药店、门慢门特药房、专业DTP药房等。 目前,在经营指标、顾客指标方面对比,不同类型的药店差异是比较显著的。虽然整体毛利率都呈下降趋势,但非药高占比(>30%)的药房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,达到36%。门诊统筹、门慢门特、DTP药房的毛利率则低于平均水平,DTP药房的毛利率相对偏低(6%),但其也具有高客流、高客单价的优势。此外,DTP经营成本更高,重点体现在硬件投入、专业药事服务投入等方面。 ![]() 随着药店行业多元化发展,未来的药店将不再是简单买卖药品的地方,而是满足健康生态和消费者健康新需求,不断提升以顾客为中心的健康服务场所。 廖洪惠认为,专业化服务需求将推动药店转型升级。在政策、市场、科技的合力推动下,未来药房升级分化以不同业态形式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。其中,传统零售药店将向大健康便民药房转变,出现更多贴合未来消费者需求的业态,满足消费者大健康的多元需求;同时在专业板块会有更多专业且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业态出现,满足消费者严肃医疗专业需求。 ![]() 伴随着药店行业的升级分化,中国零售药店行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面对发展中的转型与挑战,未来以患者为中心,数字化、精细化管理及运营将成为零售药店业务增长的内核驱动力。 未来,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伴随着健康需求的变化和药店行业的升级分化,中国零售药店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。以患者为中心,立足民生,数字化赋能做支持,精细化的品类管理和患者管理,通过专业的服务增强顾客黏性,打造药店业务增长的内核竞争力,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。 |